平地墓地墓碑风水弥补—一一培砂植树,挖地成池
在风水理论中,一直强调山水的重要性,有山有水,山环水抱才能“藏风聚气”。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是平原地貌,没有山峦,缺少河流,地势平坦,似乎与传统风水中强调的依山傍水的理想风水格局相距甚远。如何在平地上营造良好的风水格局,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实际的风水应用中,只要根据风水理论略加变通,对现有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依然可以营造出传统风水宝地的格局。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个实际的案例,该项目是位于河南蹼阳的龙乡墓园。河南为中原地带,缺山少水。规划地块内部的地势缺乏明显高差变化,非常平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缺,与理想中的风水宝地相差甚远。为了能够营造最基本的风水格局,把墓园入口设在南面,形成坐北朝南格局。根据风水学中的平原地区“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的风水原则,在基地的北面堆土造坡,坡度高度控制,土坡往东、西两侧延伸,形成环抱之态,把规划地块环抱其中。北面的土坡相对最高,上面种植植物,成为制高点,以形成整个园区的靠山。东西两边的土坡呈东高西低状态,即左青龙高于右白虎,能制煞。堆成的土坡在造形时根据龙砂的吉祥形状、,覆地金钟龙`,营造,整个山坡如同一个倒扣的大钟,把穴地包裹在里面,这样的风水格局在风水学上谓“主后世出朝廷大官”。
《阴阳二宅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人身之血以气而行,山水之气以水而运。”如果一个地方的水源缺乏或者水流不畅,也可以人工引水以克服基地内缺水的遗憾。从风水上来说水源代表则一源,引水入园是一种招来吉祥的方法。从景观上来说水为园林之魂,古代造园家推崇“因地制宜,构筑山水景观”,“无水不成园,有水则活”周维权,。水与植物、山石、建筑等园林要素组合在一起,极富有变化和创新,并赋予园区以生机与活力。墓园墓碑的南面缺乏水系,即使在东西北三面堆土造坡,也无法达到藏风聚气的效果。经分析研究,设计在园区内营造水系,水系曲折蜿蜒,从穴地内流淌至基地前方,汇集成河,水系形成风水学上的“御街龙”形状,该风水格局主后世富贵。水系汇集到南面形成湾池,成为四大灵兽中的朱雀,气界水则止,墓园在大局势上达到了基本的理想格局通过简单的地形改造,极大地丰富了墓园的景观层次感,成功营造了符合传统观念中的理想风水格局,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在实践中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