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同构的公墓陵园墓碑造园手法
隐喻与同构的造园手法
西方现代墓园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意义。面对墓地人们都变得温顺、理性和包容,墓园墓碑成为人们寻找美、希望、冥想、出路与温暖的场所。西方园林设计师运用“隐喻”的造园手法来向前来缅怀的人们娓媚道来一段叙事,进入墓园的路径往往被赋予更多层次的意义。
以意大利布里昂家族墓地为例,进入墓园映入眼帘的是位于一道阴暗的混凝土隧道实墙上的两个互相交叉的圆圈,分别是蓝色和粉色的马赛克代表了男性和女性,交叉代表着婚姻与爱情,圆环为生命轮回的象征。入口左侧是宽阔的静态水池,池内睡莲淀放,池中平台上置景亭和一棵松树,台附近的水面上漂浮着十字形的石板。水由亭内引出,流经“双眼”,流入放置棺木的圆形下沉地面。安静的墓园流露着淡雅、朴实却意味深长的设计感,精心构筑出“真实”与“抽象”的两个世界,仿佛在向人们平静地叙述着一个家族的过往。
再如纽约非洲纪念墓地的设计围绕“一个洋溢着活力的魔方”的主旋律,人行道由混凝土和其他材料混合制成,镶嵌着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的物体和文字,超度逝者灵魂,并传达了美籍非洲人对传统西非墓地、城市墙壁涂鸦和被褥等的感受,先辈与后人,历史和未来,都可以在这个地面上相遇,下水道井盖上也刻有铭文“非洲墓地——在非洲墓地墓碑中穿梭——通过大地交谈,,
“同构”也是西方园林师表现墓园空间精神意义常用的表现手法。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说:“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即人所感受的一切)呈现出来供人欣寅,是由情感转化成见或町听的形式。它是运用符号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如位于西班牙托洛萨市的树木和灵魂的墓地,干枯的树干被插入打孔的银齿状若石巾,悬挂在枯树枝上的电线和探路灯如树叶般,犹如深秋的树林,墓地通道的路面铺装由与人体尺十接近的矩形混凝土板搭成,仿佛是墓园中的墓碑,以最简洁的方法创造了“空”的形式,抓住了精神上的感受。
再如休斯顿警官纪念地旨在纪念在执行任务巾牺牲的休斯顿警官,以及表彰那些每天冒生命危险为市民服务的人们。建筑基底为边长英尺的正方形,形式为巨大的有踏步的金字塔,周围围绕着四个方形阶梯式下沉场地。高潮部分是一个喷泉,被刻有牺牲警官名字的抛光花岗岩环绕。金字塔纪念碑的形式和材料隐喻警官们的崇高品质。花岗岩是凝固坚硬的,并由大小一样的方块按模数等级组织排列,边角干净利落组成直角,草地也是方整利落的,这种形式的对称和规整的秩序反映了一个严格而规矩的战斗梯队。考虑到警官之间兄弟般情义的重要性,纪念地的台阶并不仅仅是一个上下通行的工具,交错变化的踏步引入周围更多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