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笔先,问名心晓墓碑
意在笔先,问名心晓
中国墓园由表及里与文学难分难离。墓园中的额题、植联、石刻,墓碑的意义只停贸在赞颂铭辞,更是全释空间艺术的蓝本。没有文学的升华不可能产生“寓教于景”的艺术效果,景面文心乃是“寓教于景”和“诗礼教化”的需要。这种用文学之思端摩景物名称的过程即“问名”。问名相当于文学创作中的命题,主要是阐明造园主旨,提炼出园林灵魂特色,借名行情,使墓园中的各处景物结成一个行情的序列,相当于行文的各个章节。对设计者而言是构想名称,对游览者而言是望文生义,求名解景的过程。
西湖栖霞岭下的岳飞墓墓碑,为西湖畔相得益彰的人文景胜,“过西湖者必展揭岳庙,言岳庙者必联想西湖”。千百年来,从不可一世的乾隆皇帝到芸芸众生的黎民百姓都约而同来到岳飞墓,为冤死的英雄掬泪。岳飞墓立意深邃,置景构思,皆出于诗文:庙门面对西湖,前有一座石坊,额题为“碧血丹心”(图。大庙额题“岳王庙”三字竖匾。入门经过庭院到达忠烈庙大殿,大殿重檐间悬有叶剑英书写的“心昭天円”横匾。殿内供奉岳飞像,上挂岳飞手迹“还我河山”隔额。入门天井有“精忠柏”,右边为精忠柏亭。岳庙之西为岳坟,从小桥进入墓门,有平表各一,东西对举,照壁嵌着石刻“尽忠报国”四个大字,颜体楷书,为明代嘉靖年间福建人洪珠所书。墓门之右有井名为“忠泉”。左右有廊,廊壁嵌及竖于廊上的共有石,多为凭吊者诗篇及修庙墓墓记,还有岳飞的诗词、手札碑,皆弥足珍贵。墓门内左右分置秦桧等人四跪像。墓道两旁竖石翁仲六,石象生六,正中为岳飞墓。浩然忠烈冢,令人肃然起敬。岳飞庙墓有许多有名的標联,如“奉诏班师,怅南宋偏安,结此一局;尽忠报国,壮西湖遗迹,范我千秋”(李铎);“老奸终古分尸,鬼斧神斤,勞开桧树;快事一时抚掌,风欺雪虐,压倒秦头”(俞曲园)等。岳飞墓各处景名,“以文为媒”,通过额题、石刻、楹联、碑文等方式“问名心晓”,显现了景点立意构思的艺术蓝本,凝聚成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线索,作为无声的导游,景物意蕴尽含其巾,将弘扬正义、尽忠报国的爱国情结铭刻入景,扣人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