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墓碑的殡葬改革和市场简析
作者:作者
发布时间:2021-02-07
点击数:
贵州虽然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但是在火葬改革的步伐却走在多数省份前面。
贵州早在2015年就响应国家号召,再加上贵州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很早就开始实施火葬改革。但是,各民族风俗差异巨大,政策落实的进度也就不一样,还有一些区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过渡。
其实在2002年,贵州已经发布《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但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意见,此条例在2015年经过修订。
在政策的落实和政府的管理下,贵州大力推行火葬和集中墓葬,这使得贵州大部分地区的殡葬风气得到很大改善。土地集中管理利用,墓葬和园林有机结合。这是未来殡葬发展的趋势,也为未来全国范围内其他地区的墓葬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随着贵州火葬的全面实行,贵州的墓葬形式和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传统的土葬形式,在土地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弊端,尤其是像贵州这样一个多山地且少良田的省份,土葬需要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土葬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相对而言,火葬、集中墓葬的成本低,更有利于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然,即便是使用火葬,不同区域对火葬墓碑的规格、元素、墓碑款式等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民族风俗和文化差异所决定的。
正是因为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贵州在实行殡葬改革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分数和文化宗教的差异。部分地区由于民族宗教等等原因到现在依然采用土葬墓碑,这也正是殡葬改革的理性表现,其中,在贵州东南部分区域算是典型例子。
贵州的火葬墓碑并不是单一的款式,同样是火葬墓碑,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像黔南兴义、安龙等区县,要求墓碑的占地面积不能超过1㎡,高度最高只能1.5m;而在毕节、瓮安等地区墓葬规格的尺寸相对较大。其实,无论是石材选择还是文化交流,在殡葬改革的统一规划下,这些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早期贵州墓碑由于成本和运输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墓碑材质多以本地矿产开采为主,当然这也是因为贵州的石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贵州当地的石材硬度和使用年限相对较短,加上现在的物流运输成本较低,越来越多的贵州人选择外来墓碑石材,尤其以福建为主。
因此无论是土葬墓碑还是火葬墓碑,贵州墓碑以深色花岗岩石材为主,常用的是山西黑和芝麻黑,芝麻黑是使用最多的。芝麻黑价格实惠,品质稳定,在贵州多数地方能很常见。